本次活動特邀林彥光長老夫婦、陳俊光牧師夫婦以及黃秀珍部主任擔任人際溝通紓壓課程講師。
在活動第一天晚上,貴賓、講師與學員們歡聚一堂,共享美好的晚宴。之後於仁義湖岸飯店會議室進行此次課程的開場,開場時,各位主管貴賓先行獻詩,接著由黃沛玲關懷師引領大家參與破冰遊戲,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等氣氛熱絡起來後,黃秀珍部主任開始為大家介紹此次的講師陣容與課程內容,為了更好的互動,學員們被分成五個星光小組,由各組的種子教師帶領進行相互熟絡,讓學員們可以在融洽的互動中更好地認識。
•主管獻詩
•破冰遊戲
•介紹講師陣容及課程內容
第二天課程在黃沛玲關懷師的活潑開場下順利展開,上午林彥光長老深入講解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要訣,還有人際互動技巧,並分享如何克服人際關係的阻礙,適當地傳達關懷給對方的技巧,也為我們生動演示了七種有損無益的助人者類型,透過講師們的情境演示,讓學員更容易理解這些不同類型助人者的特徵和影響。同時,也帶入同理心的概念,並與學員們探討了回應式的傾聽技巧,為學員提供更有效的人際互動方法,後面更帶入情境,讓各小組練習回應溝通技巧。
•開場活動
•林彥光長老演示SOLAR TEA關懷方式
•有損無益的助人者類型情境演示
下午的課程陳俊光牧師為大家介紹在助人過程中的重要觀念,除了給予溫暖、同理心外,「尊重」求助者的感覺也是很重要的,助人者過於熱情或過於冷淡均不是良好的選擇,而是應該保持適當的「溫度」,才能最有效地幫助求助者。陳俊光牧師進一步提及傾聽是一種需要不斷練習的人際互動技巧,並將其分為四個階段的成長過程:從不自覺的不會、有自覺的不會、有自覺的會,最終漸進為不自覺的會,這樣的過程將幫助助人者逐漸成長為善於傾聽的人。
•陳俊光牧師為大家介紹尊重議題
•小組情境討論
•小組情境討論
•小組情境演練分享
課程的最後,各小組依序上台分享了他們在課程中情境演練的答案,可以觀察到學員都逐漸掌握了傾聽的技巧,並且思考模式也有明顯轉變。現在,他們會先以助人者的感覺為優先,而非僅僅以自身的想法為主。有學員回饋了這兩天的上課心得:「以往我在面對我的個案時,都會不太耐煩,經過此次課程之後,我想我會更有耐心地先去傾聽他們想說的話。」,另一位學員分享了對家人關係的體悟:「這次上課讓我發現,往往我們對親近的人總是最直接最不客氣,但其實親近的人才更應該要耐心的去傾聽與溝通。」
許多學員也分享了對主管們送出卡片和小禮物使他們深感窩心以及重視:「我這次最印象深刻的,其實是我們剛進房間,第一眼看到床上的小禮物跟卡片的時候,在讀主任親手寫的卡片時,我的眼淚真的快掉出來了,很感謝我們主任總是這麼貼心,真的有重視我們的感覺。」,這些真摯的分享、表明課程不僅為這些學員提供實際的溝通技巧,也為他們身心靈帶來了深刻的啟發與感動。
•學員課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