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消息

News

超越服務,以人為中心:打造高價值長者照護

打造以人為中心,將長者視為主體,而非被動的受照顧者的,打造高價值長者照護。

文 / 陳信忠  編撰整理 / 企劃組


高齡化社會的浪潮席捲全球,如何提供高價值的長者照護,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

當我們聽到「高價值服務」這個詞彙時,或許會想到昂貴的價格或專業的技術,但事實上,真正的高價值服務應該是以人為中心,關注個案的需求和尊重其尊嚴。在面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時,我們需要放下身段,真正理解長者的需求,並提供超越基本服務的關懷。

傳統的長期照護方式已經無法應對高齡化社會的需求,單靠增設養護機構也難以彌補失能者照護的缺口。因此,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創造更高價值的長者照護服務,這不僅需要政府和私人部門的合作,更需要跨專業、跨機構的整合,以及對個案的尊重和理解。

在進行長者照護時,我們應該超越提供基本服務的框架,而是真正介入他們的生活,尊重他們的意願和需求,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和關懷。這樣的高價值服務不僅是看病和提供服務,更是承諾「從生到死」的全人關懷,讓長者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溫暖和尊嚴。

 

打造高價值長者照護,需要政府、民間、家庭三方共同努力。

具體而言,高價值長者照護應具備以下幾個核心要素:

以人為中心:尊重長者的自主性與選擇權,將長者視為主體,而非被動的受照顧者。

全人關懷:不僅關注長者的身體健康,更重視其心理、社會、精神等層面的需求。

專業服務:由受過專業訓練的照護人員,提供高品質的照護服務。

持續改善:透過定期評估與調整,不斷提升照護服務的品質。

 

穿越生死,共創高價值人性關懷

當我們談到長期照護時,往往想到的是冰冷的養老院和機械式的照顧程序。然而,真正的高價值服務應該是基於人性關懷和尊重,讓每一位長者都能夠感受到溫暖的服務。

在《希望你用不到,但一定要知道的長照》一書中,作者黃勝堅醫師提到,我們應該教導學生以設身處地的心態去關心病人和家屬。這種人性關懷的價值不僅是長期照護領域的核心,也是歷久不衰的普世價值。

舉例來說,一位老年失能的陳太太,雖然家人都已遷移到遠離的城市,但她依然在社區中得到了支持和照顧。社區居服員不僅幫助她處理日常生活中的需求,還陪伴她參加各種活動,讓她感受到生活的溫暖和歡樂。同時,當她需要醫療和護理服務時,社區也能夠提供及時的支援,確保她得到適切的治療和照顧。

這樣的服務模式不僅關注病人的身體健康,更重視他們的心理需求和生活品質。透過放下身段、以人為中心的關懷,我們能夠共同穿越生死,為每一位長者帶來溫暖和尊嚴。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