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單位:保康基金會
發稿日期:2025/08/11
位於台中的張秀菊基金會安置兒少(奇歷兒少之家)在暑期舉辦的「環島換宿服務學習計畫」,於2025年8月11日來到嘉義縣太保市的保康日照中心,這場活動融合跨世代交流、生命教育與社區參與的跨世代共學行動。不僅讓孩子實地接觸長照現場,更透過實作與互動,促成一段溫馨而感人的世代連結。
走進保康日照中心 體驗跨世代共學日常
活動當日上午,約13位來自張秀菊基金會的兒少與6位工作人員抵達保康日照中心,與近20位長輩展開半日互動。孩子們參與了菜園整地、教具整理、玻璃清潔與盆栽彩繪等日照日常任務,從動手體驗中認識長輩的生活樣貌與照護空間的運作。
特別的是,孩子們在修復菜園時,長輩主動分享早年務農經驗與種植技巧,在歡笑與汗水中,孩子與長輩建立起默契,也讓文化與記憶自然傳承。
火鍋午餐 共桌交流拉近世代距離
中場休息時,孩子與長輩圍坐一桌,享用共同準備的火鍋午餐。孩子們分享環島換宿的趣事與心得,長輩則報以溫暖微笑與鼓勵。現場還穿插孩子們自發的表演,增添活動趣味。
保康基金會關懷部主任陳重光特別到場獻上禱告與詩歌祝福,讓交流的溫度更加深刻與動人。這一餐不只是用餐,更成為彼此進入對方世界的橋樑,讓距離因「共桌」而縮短。
禮物交換傳心意 老少雙方留下感動回憶
午餐後進行「祝福交換」環節,孩子們親手寫下卡片,將真摯祝福獻給長輩。長輩們也準備了親手編織的水壺背帶與手工餅乾回贈孩子,傳遞關心與感謝。此時此刻,角色不再侷限於「服務者」與「被照顧者」,而是在人生交會中互相陪伴與學習的朋友。
真實的跨世代共學 讓感動延續旅途
雖然活動只有半天,但孩子們在互動中學會傾聽、理解與尊重;長輩也在孩子的活力與純真中感受到來自新世代的溫暖。透過這場實際參與的「老幼共學」經驗,世代交流不再只是口號,而是發生在社區裡。在眼神交會的瞬間、在耐心傾聽的耳朵、在緊握彼此的雙手中,成為世代間最動人的風景。
保康基金會副執行長林月娥表示,這樣的跨世代共學,讓愛在互動中流動,也讓社區充滿更多溫暖;張秀菊基金會公關主任曾文德也說,這次能帶孩子們來到保康日照中心交流,對大家都是一次很珍貴的學習與成長。
保康基金會 × 推動跨世代共學
保康基金會位於嘉義縣太保市的保康日照中心,融合長照服務與跨世代共學理念。此次張秀菊基金會兒少環島換宿服務學習計畫,透過走進保康日照中心的實際互動,促成孩子與長輩之間深厚連結,也讓社區真切感受到「老幼共學」的價值與力量。未來,保康基金會將持續推動類似跨世代交流活動,並期盼串聯更多在地資源,讓愛與關懷在不同世代間持續流動,為社區帶來更多溫暖與希望。
邀請您支持保康,讓關懷不間斷。
▌捐款支持【日照中心】募款專案 → 我要捐款❤️
支持日照中心,讓長輩每天都有溫暖陪伴、不再只是孤單等待。
▌捐款支持【大齡食堂】募款專案 → 我要捐款❤️
支持大齡食堂,讓每一頓飯都是健康與陪伴的開始。
▌捐款支持【長照交通車】募款專案 → 我要捐款❤️
支持長照交通車,讓看診、復健的路,不再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