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身心障礙服務組 郭奕廷 編撰整理 / 企劃組
你是否曾因某些不如意的事情而感到擔憂、緊張或害怕?
生活中,我們總會面臨各種不如意的事情,可能讓我們感到擔憂、緊張、甚至害怕。對於一些人來說,這些情緒更是揮之不去的陰影。今天,我們要分享一個關於重拾生活希望的故事,希望能給予你一些啟發。
小明(化名)在多年前的一場車禍中受了傷,這場事故不僅使他的行動受到限制,還讓他無法長時間外出或持續在職場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生活開始被各種焦慮所籠罩。他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會惡化,害怕未來的健康問題;甚至連鄰居在門口安裝的監視器,都成為他隱私焦慮的源頭。他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被困在無數不安的漩渦中。
為了幫助小明重拾生活的主動權,社工為他安排了身心障礙者的到宅心理諮商服務。透過這些專業的心理支持,小明得以學習如何更好地面對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諮商過程中,他學會了正視自己的擔憂,並尋找有效的表達方式。在社工的支持下,小明勇敢地與鄰居溝通,表達了他對監視器的焦慮和不安。鄰居理解了他的感受後,主動將監視器移除。這樣的結果,不僅解決了小明的焦慮問題,也促進了社區鄰里間的理解和友好。
在持續的家訪和服務過程中,社工發現小明長期居住在一棟沒有電梯的高樓層公寓,由於行動不便,他無法定期清理不用的物品,導致家中雜物堆積,影響生活品質。這種生活環境不僅對他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也加劇了他的心理壓力。
於是,社工與小明展開了一次深入的討論,鼓勵他考慮整理家中環境,創造一個更舒適的居住空間。小明最終接受了這個建議,並決定著手進行家居整理。在社工的協助下,小明逐一檢視家中的物品,標記出哪些是可以捨棄的,哪些是有價值保留的。社工還協助聯繫了保康清潔隊的公益清潔服務,來幫助小明完成清理和整理的工作。隨著雜物的清除和環境的改善,小明的心情也隨之變得輕鬆許多。
空間變得整潔後,小明擁有了更多的自由活動空間,他開始嘗試園藝治療,園藝活動不僅能讓他動動手腳,還能讓他親近自然,放鬆心情,幫助他紓解壓力、促進心靈復健。
小明的故事提醒我們,生活的困難或許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去面對。透過社工的心理支持、環境改善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小明展開了新的生活篇章。這一切的改變,不僅來自於外界的幫助,更來自於他自己願意改變的決心和勇氣。
如果你也正處在生活的低谷,請記住,尋求幫助並不是一種弱點,而是一種重新開始的力量。或許,你也能像小明一樣,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迎接生活的全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