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耕園管理中心 羅志彣/企劃組整理
在嘉義市的一隅,阿成(化名)獨自生活著。他的家中擺設簡單,只有桌椅和一台電視。這份極簡主義並非出於對熱鬧的厭倦,而是源自他的特殊視界,阿成是一位失去視力十多年的身障者。在他的世界裡,色彩與繁華早已褪去,留下的,是孤獨與寂靜的日常。
阿成的生命並非從一開始就被黑暗籠罩。他曾是明眼人,享受過世界的絢麗,熟悉每一個物品的色彩與輪廓。然而,十多年前的某一天,他的視力逐漸消退,直到完全失明。
面對這樣的變故,阿成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應對。他用雙手感受事物的形狀與溫度,試圖在黑暗中重建生活的秩序。即便如此,他內心深處卻始終抗拒外界的協助。骨子裡的驕傲讓他告訴自己:「你可以的,你辦得到。」
阿成的子女因工作緣故,長年在外地生活,僅能偶爾回嘉義探望他。每當談起子女的成就,阿成空洞的眼神中總能閃現一絲光亮。他珍藏著那些回憶,即使已成過往,依然是他生命中無法抹去的一部分。
與社工員羅志彣的相識,則是阿成生活的一個轉折點。剛開始,他對社工的服務持強烈的抗拒,拒絕讓他人看到自己的脆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理解了對方的用心。對阿成來說,社工不僅是一個協助者,更成了他能敞開心扉的傾聽者。
在社工的陪伴與鼓勵下,阿成終於敞開心房,開始接受身障服務。他的心態也從排斥轉為接納,經歷了一段心理上的掙扎後,他終於下定決心,用新的方式再次體驗這個世界。他準備重新踏入城市,感受它的脈動與美好,儘管不再有光影的指引,他的心中卻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熱情。
阿成的故事正是《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19條「自立生活與融合社區」的最佳註腳。社區的支持系統與服務,讓像阿成這樣的視障者,能逐漸克服障礙,融入社會,擁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
嘉義市西區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的努力,不僅是為了提供服務,更是為了建立一個友善的環境,讓身障者不再因為自己的限制而自我孤立。阿成的蛻變,正說明了這些支持如何讓黑暗的世界重拾溫暖。
在黑暗中尋找光芒需要勇氣,而接受幫助,則需要更大的勇氣。阿成的故事,啟示我們每個人: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可能性。透過支持與陪伴,即便是在黑暗中,也能感受到世界的溫度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