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家庭福利組 社群內容 編撰整理 / 企劃組
家事是最難解也最傷人的生命必修課,我們總是期待在道愛、道歉、道謝後,能有個圓滿的結果。而當手足衝突蔓延成為父母與子女間親子紛爭,誰最傷心?最為難的又是誰呢?親情糾葛不是上法院可以釐清的,親情無法用法律切割分離,彼此需要的是能平心靜氣的對話,是看見、感受、認同彼此愛。
看著曾經雙向付出相愛的家人,如今以愛之名在傷害彼此,如何才能看見攻擊的背後有著多少的委屈、忍讓,憤怒背後又有著多深的愛……
落下的淚水,滴滴都是深深的委屈;僵硬的表情,都是痛苦練就的堅強。
好好地訴說,也好好地聆聽,讓深藏內心的委屈得以被看見,讓堅強冷漠外表下所隱藏的無奈與不知所措被理解,讓不同的立場得以被浮現,讓溝通可以更清晰。
其實「吵」是希望委屈與無能為力能被看見,「爭」是渴望能夠被愛、被接納、被理解。
「家」應當是用來談情說愛的地方,而非講理講法的地方。
後記:
「謝謝社工,讓我跟媽媽可以好好說話,把藏了好多年的委屈說出來,媽媽從來都不會好好聽我說話......」
知道嗎?這樣的回饋其實是滋養並讓社工加滿動力的支持,謝謝妳。
了解保康家庭服務